书讯|季忠平《仪顾集—古汉语与古文献研究》出版
目录
序 1
汉语史研究所涉避讳问题锥指 1
中古汉语雅言词成词方式初探 17
论割裂的修辞意义及其他 37
论雅言词研究与词典编纂 45
释“介石” 57
释“蕃朝” 65
辨析骈偶定句读 73
典故校勘刍议 93
关于“渭阳”式典故词的标号问题 109
“数千万”校议 127
正史唐讳语词例说 139
是“光武”还是“世祖” 175
《晋书》不偏讳唐太宗二名论 199
《晋书》校读札记 221
《文馆词林》校史札记 241
《文馆词林》韵文的校点问题 259
古写本《文馆词林》文字问题三议 271
易县龙兴观唐玄宗注《道德经》幢讳校刍议 295
《建康实录》体例考 343
《建康实录》作者考 359
《建康实录》校议 381
《建康实录》宋本校勘刍议 393
《建康实录》校勘札记 405
四库全书校勘管窥 425
实事以求是:浅议校勘的客观与主观 437
跋 479
常熟夙称文献名邦,山水清佳,廪储丰饶,自古及今,人才蔚兴,多生贤达。所谓贤达,大致有二端,或以德行事功显,或以言语著述闻。今读季忠平君《中古汉语与文献论集》,益深感触焉。
海虞固言子故里,素重人文,忠平君则自少以侠自命,与乡里群彦游,率以气节相高。及长,负笈金陵,入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专业,初窥三百年来朴学门径。学成返里,供职于常熟图书馆古籍部有年。嗣以志学之愿不移,两度赴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深造,先后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自求学以至留校,今已逾于廿载。君好学深思,处事有恒,所治以文献及语言学为畛域,平居耽读常见书,颇以得间自娱,流览所及,多涉域外写本、金石碑版等。沿章、黄学派遗风,不喜治宋元以后书,自谓非仅专业训练使然,亦以中古以前人物无论贵贱,多磊落有意致,非近世以来之暖暖姝姝,士风日趋于乡愿苟且者可比云。其言若此,其志可窥焉。兹检点多年来研究论文,汇总结集,且为前此学业之小结。
观忠平君所治,约分二类。其一为文献校勘学。如《〈建康实录〉宋本校勘刍议》、 《〈文馆词林〉校史札记》等,校订文字讹误,颇见功力。《〈建康实录〉》作者考》、《〈建康实录〉体例考》诸篇,则精研文本,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校勘杂议》一篇,杀青甫就,述历年治校勘学心得,金针度人,会心者读此,于校勘事殆可思过半矣。若其避讳之考,如有关《后汉书》《晋书》《老子》诸篇,所论殊含新意,多具反隅之功。其二为语言文字学。如于中古词汇中,创立“语典词”一类(君曾著《中古汉语语典词研究》一书,本集中称“雅言词”者即此类),多所创获,可助今人读中古典籍,其有功于汉语史研究,洵非虚誉。忠平君于校勘及语言学浸淫既久,每思兼顾,故观其近着,率多融合之作。集中论及《文馆词林》韵文之校点,“渭阳”式典故词之标号、汉语史研究所涉避讳问题诸作,或以语言校定文献之讹,或据文献推求语言之实,以此知治语言当先自文献作调查,治校勘则必就语言事考证,参审形音与博征异本并重。凡此,皆为君历年治学授徒所三复其旨者,并世君子读书而尚实事求是者,自当引为同志焉。
忠平君研习校勘及语言学,师从吴金华先生前后十余年。吴先生为著名语言学、校勘学专家,于中古汉语词汇造诣精深,尤以治《三国志》成就超迈时流,为众推服。所著《三国志校诂》、《三国志丛考》及中古汉语研究诸集,莫不有声遐迩。先生深耕原典、锲而不舍之学风,忠平君侍坐日久,印象深刻。先生晚岁著述,忠平君多任助手,钻研古典之外,复益以现代技术,罗列众本,句比字栉,校勘训诂,每多心得。师徒相得,莫逆于心。忠平君敬重学术,盖以求真为指归,无所曲桡,如集中论“数千万”校勘一文,人或以异于师说为虑,君则正以此为守其师教者也。百余年来,治汉语史者承前修遗轨,恪恭学问,代有传人,教学相长,薪火递传,忠平君守先待后,责任攸长。
近人治陈寿书用力湛深而著名者,有沔阳卢慎之先生。所著《三国志集解》,胡绥之先生称其“足与王先谦《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鼎峙而三”(见《集解》序),又谓“王氏《汉书补注》《荀子集解》等书,窃嫌其零星说少。近时仿为者殊伙,皆循旧轨。友人沔阳卢慎之为《三国志集解》七十二卷,采摭浩博,弟勖以多加零星说,幸见听从,益增美备矣。”(载《许庼学林》卷二十)。慎之先生苦心孤诣,独力成书,穷年兀兀,垂老不休,其书津逮后学,功不可没。昔亲闻吴先生语,今人之编书条件,较诸慎之先生实后来居上,故理应后出转精。窃知卢氏《集解》不仅成书艰难,出版尤为周折。所见卢氏与友人胡先骕、王欣夫、石荣暲诸先生往来书信,《集解》于三十年代即已定稿,而正式出版则迁延廿年之久。据研究者新近揭示,《集解》初由商务印书馆排印成纸型,嗣因“七七事变”而出版中辍。至五十年代初,“商馆因公私合营,放弃纸型一半之权利”,将该书纸型退还卢氏。此后,经卢氏友好热心呼吁,百计筹谋,经与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科学出版社等机构反复磋商,至1957年,始由古籍出版社完成原商务版排印纸型影印(后中华之精装缩印本、上海古籍社之标点本均由此出)。事有奇巧,其间为《集解》付印出谋划策、大声疾呼,唯恐其湮没无闻者,首推复旦大学已故文献学家王欣夫教授。欣夫先生早岁有《补三国兵志稿》之作,与卢慎老为忘年知交,历年联络各方、奔走交涉之书信日记,文字俱存,足供覆按,为谈《三国志》研究者不可不知,而草蛇灰线,竟若为后来吴、季等师弟子更登层楼而预留契机者。见贤思齐之余,泚笔书此,仍为忠平君论文结集,且贺且歌。
壬寅季秋古乌伤吴格识于复旦大学光华西楼。
编辑:吴慧欣 刘 芳
审核:真大成
投稿邮箱:xunguxuehui@126.com
踵武前贤硕儒,
续开训诂新章。